新疆油田瑪湖基層站隊實現“百人超百萬”

中新網新疆新聞1月13日電(邢軍)2022年,新疆油田百口泉采油廠瑪湖第三采油作業區全面建成新型采油氣基層站隊,油氣當量從2021年的100萬 噸 上 升 到 2022年的138萬噸,實現由“百人百萬噸”到“百人超百萬”的又一個跨越。
一年來,借助數字化轉型創效能力突出,該作業區實現人均勞動生產率從2021年的10558噸/人提高到2022年的14196噸/人。
面對滾動開發持續推進,總井數進一步增加,生產擔子再增的挑戰,以及接踵而至的員工隊伍老化、用工總量控制、組織機構冗余等難題,瑪湖第三采油作業區突破瓶頸、勇毅前行,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越戰越勇。
“一鍵”加速 推進發展“提質增效”
2022 年,瑪湖第三采油作業區乘勢而上,借信息化建設“東風”,充分利用數字化轉型有利條件,不斷完善物聯網配套設施,在運行模式、管理模式創新上下功夫,推動各項工作加速前進。
該作業區以前端數字化、管理信息化為抓手,健全完善信息管理、決策指揮、巡檢處置、監督管理 4 種場景流程,推進信息自動采集、生產實時監控等十方面工作再上新臺階。
2022 年 3 月,瑪湖第三采油作業區管理班子、技術干部、技能專家首批進駐廠“監控與分析診斷中心”,梳理出《工況分析崗崗位職責》等 4 個中控崗位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落實異常井診斷程序、合理設置報警值減少誤報率等基礎工作,為基層單位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參考樣板”。
黨建護航 推進站區“瘦身健體”
新形勢呼喚新機制。
為解決原有運行模式下機構層級多、指令運行效率低,與“互聯網+采油”運行新模式不適應的問題,瑪湖第三采油作業區順勢而為,積極調整組織機構,推進扁平化管理。
該作業區壓縮管理層級,將技術干部補充到一線班組,賦予班組安全、地質、綜合經營職能,使班組的屬地管理職能得到加強,構建出完善的屬地生產創效單元,為阿米巴模式在作業區推廣奠定基礎;優化員工布局,重新劃分屬地責任,班組數由10個減少為5個。
該作業區堅持黨建融入生產,在去年 7 月下旬的新井投產中,黨員干部帶動巡檢一班員工大干快上,34口井壓裂完成后第一時間開井進系統生產,實現生產無縫銜接。
精準激勵 激發創優內生動力
為進一步激發員工創優內生動力,瑪湖第三采油作業區持續推廣“積分制”考核,將所有現場 作業活動分為八大管理單元,分單元梳理作業節點和節點下所有作業內容,按作業內容風險大小、耗時長短、作業角色、操作難度等綜合評定效益工時。
8月閉環管理期間,面對生產任務重、崗位人員少的情況,該作業區員工“以一當十”,圓滿完成 15 座計量站含水儀安裝及 19座計量站加裝軸流風機、氣體檢測儀等重點工作,“積分制”有效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
當前, “新型示范采油氣基層站隊管理模式”在瑪湖第三采油作業區有效實施,成效明顯。目前已推廣應用至全廠基層作業區,職能干部下班組、黨小組帶班組、崗位設置等增強班組屬地管理職能舉措被各基層單位接受、復制,有效助力新疆油田百口泉采油廠管理水平提檔升級。